八月初的夜晚,位于安慶市宜秀區九塘路上的那棟黃色大樓,三層辦公室的燈光,總是亮到很晚才熄。那是物流分公司的郵路項目的兩小組,利用夜晚時間開業務“碰頭會”。最開始的時候,沒有廂式貨車,沒有駕駛人員,沒有郵政物流管理的經驗,關于路線、關于流程,或者關于車輛和人員的問題總是層出不窮。一個陌生項目剛開始展開時,通?偸沁@樣。有問題,當然好,解決它,就是進了一步。發現問題是水平,解決問題是能力。郵政物流工作正是這樣在不斷地總結,不斷地修正和完善。
與此同時,在幾十公里之外的懷寧縣高河郵政中心局,也是燈火通明,一片繁忙景象。六臺廂貨?坑诟吆又行木值牧鶄垛口(集賢、孝肅、華中、雷池、郊區兩個),隨時裝貨。第二天清晨6點半,封廂、掃碼、拿取路單之后,滿載快遞的車輛迎著朝霞從高河發車,運往市區里各快遞點卸貨,之后返回高河。下午1點第二次從高河發車到市里,返程帶回發往全國各地的貨物。所運輸的郵件當中,不乏涉密文件、保價快遞及《大學錄取通知書》等這樣的重要郵件,責任不可謂不大。不僅如此,這個線上的運輸,還有“多時突發”的特點,時常需要安排加班。
另一條線,擔當任務的駕駛員每天凌晨3點左右起床,驅車于4點30之前,趕至市郊報紙印刷中心。運營初期,人手不夠,駕駛員勞動強度大,公司管理人員就自己裝載報紙,運到高河發往各縣。大約6點,到達高河卸報紙。這一條線,因為運輸郵件的特殊性,時間控制得極為嚴格。
以上是其中一個項目小組的日常。另一個小組的運營則是類似的另一番情形:
“根據地”在市區郵政中心,大家習慣上稱作“紅樓”,市區各營業部攬收的郵件快遞集包于此。正午12點開始,幾臺大型廂式貨車?吭诙饪谘b貨,運至高河郵政中心局發往全國,循環反復,直至深夜。忙時,要到凌晨5、6點鐘,真正是“夜以繼日”。加之每天“義和”“加寶”“際通”等三個電商園配貨點,周而復始按時裝運,未能滿載時,需去“紅樓”配滿。所有的快遞運輸,都必須做到準時準點,不得遺失。
八月的如火驕陽,仲夏夜的星空,還有這群努力奮斗著的人,多么美好的畫面。
費小艷,一名年輕的女同志,因為平常工作起來肯吃苦,不怕累,被一些要好的同事戲稱為“女漢子”。這個“女漢子”確實名副其實!在郵路項目開始運營之初,她就和那些男同事一樣,起早歇晚,擔任運輸任務。后來陸續聘了一些新的駕駛員后,她又發揮了作為女同志耐心細致的長處,與新人們溝通業務,妥當地安排班次,調配車輛,完全是“巾幗不讓須眉”!一段時間下來,人瘦了很多,但精神卻飽滿如初。這讓人不禁感嘆,勞動者才是最美的!
韓繼文同志,是一位退伍多年的老兵。生活中他始終保持著軍人的良好習慣,積極鍛煉身體,跑步、跳繩,長年不輟。所以雖說已經年屆中年,但身體素質依然“扛扛的”,不輸小他二十歲的年輕人。就是這樣一位強壯的老兵,連日里來擔當著主要運輸任務,來回奔波,也是折騰得夠嗆。他在三十多度不通風的倉庫里碼貨,幾乎中暑;跑郊區?诰時,為了節省時間,他又和帶隊領導一起,自己上貨下貨,連口水都沒有時間喝。
實際上,郵路小組的成員,無論是帶隊領導還是普通職工,他們每一個人,都像韓繼文、費小艷等同志那樣,終日忙碌連軸轉,一心撲在項目上,毫無怨言。他們以彼此為榜樣,緊密合作,眾志成城。
但是困難看上去,依然宛如重巒疊嶂。業務陌生、時間緊,自不必說。八月的酷暑高溫天氣、與路與車的生疏、人員的捉襟見肘,以及休息場所的缺乏等等等等,哪一樣不讓人燒惱。大家早出晚歸,拼到喉嚨嘶啞,到晚上才有點空,聚在一起,討論交流,為什么?為的是知難而上,把困難踩在腳下。
除了“碰頭會”,除了早出晚歸地干,還要什么?當然還要有領導的支持和引領。郵政物流八月起開始運輸以來,安慶公司黨政主要領導和相關領導,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,多次親赴工作地點現場看望慰問工作人員,仔細詢問了解工作情況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。他們邊走邊看、邊問邊聽,對大家的工作熱情給予了很大的肯定,并鼓勵大家精誠團結,確保做優市場,站穩市場,在企業轉型升級之際,闖出一片新天地。
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為了更好地規范各項工作,物流分公司相關科室管理人員,先后分批赴各公交公司兄弟單位學習取經。公交也好,快遞物流運輸也好,車隊管理的方法是相通的。人員的管理、車輛的管理、流程的管理,方方面面,涉及的東西很多。所有這一切,就像一臺運轉中的機器,監控是校正儀,維護是潤滑油,預案則是減震墊!拔从昃I繆早當先,居安思危謀長遠”,立規章,定制度,是一個漸次優化、逐步磨合過程,而非一蹴而就,也不能急功近利。
物流分公司現在是一根扁擔兩個挑,一頭是郵政物流項目,一頭是日常的租賃經營。很難吧,但這多像一對翅膀。歲月為經,奮斗為緯,有朝一日,終如鯤鵬,縱橫八方,翱翔藍宇。
一首閩南語老歌唱道:好運歹運 總嘛要照起工來行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愛拼才會贏。
是啊,不拼,怎么會贏呢。
|